山茶的香味、喉韻及茶氣的感受與其它栽培型茶樹種的表現是不同的,此種感受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需親自品嚐體會方知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舒暢,一山還有一山高的意境,如踏進山林裡,遊人仙縱般的暢快,正所謂佳茗似佳人的比喻,兩腋習習清風生的感受,表露無遺。在野生山茶中每一山頭有每一山頭的茶氣,因其地理環境不同各有差異,土質、坐向、地形都大大決定了它不可測的多樣性,因每棵茶樹的滋味皆不同,在無數茶樹的採摘下,製作後更呈現不同山頭的特殊性,如永康山茶的菇蕈香,德化山茶的薄荷香,六龜區各個山頭的獨特香味,如花香、果香、木棉香、竹香、參香、菇蕈香、梅香等等。以上等等香氣如入大觀園想要探個究竟,須用心品味、細心思維感受,方能了解它的美,山茶美在它千變萬化的滋味香氣,綿長無限的韻味,獨一無二的山頭味道,厚實的杯底香韻展現出熱有熱香,冷有冷香佇足心中。在欣賞台灣野生茶的細膩處時,深刻感受到台灣山茶的魅力,同時這也是台灣野生茶的驕傲,台灣野生山茶也能闡述台灣茶的文化,希望未來能在學術文獻上有其定位與貢獻。這些數千年累積的茶文化資產上,在我們這世代的子孫手中,早已融入茶的歷史,對於我們這些對茶道文化有這麼多情感的茶農、茶愛好者的身上,茶文化推動者所要背負的責任,也日益更顯其意義價值的重要。
那台灣野生茶的前途呢?不只是山林資源的維護,更需要教育所有飲茶人對山茶的認識,愛它而不破壞其生長環境,珍惜它而不阻絕它的成長空間,因野生山茶樹屬於喬木,同時也具備了水土保持的功能,如果台灣野生山茶可以被保護,將野生山茶賦予新的定位,其重要性可代表台灣之光,更是台灣茶根源的國寶。上蒼給了台灣人這塊福爾摩沙茶的聖地,是一種恩賜,往後的工作絕非單一人或團體所能勝任,所謂任重而道遠,美麗的遠景等著我們共同創造。